我们先看运行效果:
知识点
- line-height(行高) : 指的是两行文字间基线之间的距离,而实际撑开div高度的不是height,而是line-height。
- line box : 每一行称为一条line box,它又是由这一行的许多inline box组成,它的高度可以直接由最大的line-height决定。很多条line box的高度垂直堆叠形成我们见到的div或是p标签之类的父元素高度了。无论line box所占据的高度是多少,其占据的空间都是与文字内容公用水平中垂线的。它的垂直居中的性质可以用来实现文字或图片的垂直居中对齐。
- 行间距 - 行内框高度 :
行间距是font-size与line-height的差值,被分成两半在内容区的上下
行内框高度(替换元素)=内容区宽度
行内框高度(非替换元素)=line-height
了解更多替换元素非替换元素的区别点这
一行文字垂直居中
根据知识点3,现在可理解只设置行高后,内容区上下方自动填充行间距,使得文字垂直居中。
1 | <p class="single_line">这是一行文字这是一行文字这是一行文字</p> |
1 | .single_line{ |
多行文字垂直居中
要实现高度不固定的文字垂直居中使用padding就好了。对于高度固定的div,里面文字单行或多行显示,字体有大有小怎么办呢?可以借助于line-height。
1 | <p class="mulit_line"> |
inline-block属性使得外面包了一层line box。根据知识点2以及内联元素默认基线对齐,给span
和i
都设置为vertical-align:middle
即可。实际应用中可将i
的width设为0,案例中1px为了帮助理解用。
1 | .mulit_line{ |
更多内容欢迎互相交流一下。